院校和专业选择有盲点?专升本统考不知道如何复习?
2023考研大纲已经发布一周的时间了,大家有没有根据大纲做出复习的变化呢?考研大纲是领导我们复习最重要的资料,要细心仔细地阅读才会感知哪些考点变了,哪些考点没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2023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对比。
2023考研大纲已经发布一周的时间了,大家有没有根据大纲做出复习的变化呢?考研大纲是领导我们复习最重要的资料,要细心仔细地阅读才会感知哪些考点变了,哪些考点没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2023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对比。
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节 2022 年大纲 2023年大纲 说明
第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表述变化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表述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考点拆分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的爆发 表述变化
无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新增,重点关注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表述变化
无 义和团运动 新增考点
第二章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二)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表述变化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表述变化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表述变化
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表述变化
第三章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的提出 表述变化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表述变化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辛亥革命和爆发和清王朝的覆灭 表述变化
3.辛亥革命的失败 3.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表述变化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表述变化
第四章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表述变化
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表述变化
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表述变化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表述变化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表述变化
实行国共合作和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考点拆分,表述变化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表述变化
第五章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表述变化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表述变化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表述变化
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战 表述变化
第六章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表述变化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表述变化
抗日救亡运动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表述变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表述变化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表述变化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表述变化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表述变化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表述变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表述变化
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表述变化
第七章 (七)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表述变化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击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表述变化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
势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表述变化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坚决反击 表述变化
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2.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表述变化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表述变化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表述变化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表述变化
无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新增,重点关注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表述变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表述变化
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无 删除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 表述变化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表述变化
第八章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表述变化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表述变化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表述变化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 表述变化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无 删除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表述变化
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位置变动,第三节挪至第二节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的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考点整合,重点关注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策的实施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 伟大意义
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位置变动,原第九章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挪至第八章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5.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大跃进”及初步纠“左”的努力
无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和“四个现挪至第八章位置变动,原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内乱及其历史教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九)改革开放与中国特
索中曲折发展 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良好的开局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 革开放的起步 位置变动,部分章节整合原第十章、第十一章部分整合至第九章
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的伟大转折。拨乱反正的
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完成。农村改革的突破性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进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的初步展开。对外开放的
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 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3.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 代化建设新局面
果 改革开放的展开。社会主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 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 本路线的提出。“一国两
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制”方针的形成和外交方
与文化、教育、医疗、科 针政策的调整。邓小平南
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 方谈话。
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 3.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
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 面推向21世纪
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
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的确立。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和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4.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深化。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 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革开放的起步 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
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的伟大转折。农村改革的 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明确
突破性进展。拨乱反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 位置变动,部分章节
第十章 务的胜利完成。 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整合,原第十一章部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分整合至第十章
新局面的展开 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 设。坚持“一国两制”和
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 推进祖国统一。全面推进
线。“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
的制定和实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的跨世纪发展 会主义伟大胜利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 党的十九大的举行。确立
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提高
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 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国家
战略。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 化。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各项事业。“十四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 规划的制定。
标的确定,不断推动经济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
社会的科学发展。奋力把 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 化国家新征程
新的发展阶段。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
义进入新时代 标如期实现。把握新发展
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 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确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 化国家新胜利。中国共产
梦的提出。统筹推进“五 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 史经验。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都考研
中共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成就。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共十九大的举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
以上就是总结的“2023考研政治史纲对比”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内容可关注湖南良师启航考研官网。